近日,郑州市迎来降雨天气,此次降雨呈现出“雨势虽小、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导致绿地内土壤水分已趋于饱和。这种情况下,极易引发树木倒伏、绿地塌陷等次生灾害,对城市绿化景观和市民出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迅速行动,未雨绸缪,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全面部署,多措并举,积极投身于这场“不期而遇”的防汛攻坚战,旨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绿化成果。
一是组织专业抢险队伍和养护人员,对中原路、金水路、中州大道等辖区内主要交通干道的行道树及两侧绿地进行拉网式专项巡查。 巡查工作重点围绕道路绿地内的各类安全隐患展开,包括但不限于:排查有无倾斜、根系裸露的树木,有无地面沉降、裂缝的绿地,以及检查排水系统是否通畅等。
二是及时对各公园、游园、绿地内的用电设备,如照明灯具、喷泉设施、监控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关闭,防止因雨水浸泡导致漏电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市民游园安全。
三是针对部分胸径较大、树冠茂密或根系相对浅的树木,以及前期巡查中发现有倾斜趋势的树木,进行重点加固支撑处理。通过科学设置支撑点和选用合适的支撑材料,增强树木的抗风能力,防止树木在后续可能出现的风雨天气中发生倾倒或断枝伤人事件。
四是加强值班值守和防汛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抢险人员、车辆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截至9月5日上午12点,已累计出动人员100余人次、各类抢险车辆(自吊车修剪车平板车)共20台次,已对10棵存在隐患的树木进行了修剪加固,清理倒伏树木7棵、断枝3处,排查并处理绿地积水点6处等。不仅有效降低了此次持续降雨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也为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持续加强巡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实际行动筑牢城市防汛的“绿色安全防线”,守护好市民共同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