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更加文明、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近日,郑州市公园广场事务中心聚焦市民关切,推出系列新招、实招。新规实施后,园区将通过分时段和分区域音量管控、加强入园管理、提升便民服务等措施,引导市民文明游园,守护城市绿色公共空间。
“动静”分区,便民出实招。结合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中心所属人民公园、碧沙岗公园、紫荆山公园、西流湖公园等7个公园已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划定“静音区”,并在导览图上进行标注。在任何时段,“静音区”均不得开展大音量健身或文化活动;其他区域则应按照公园标识或提示,在规定时间段进行活动,并将音量控制在50-70分贝之间。同时,公园管理人员将加强园区巡查频次,对违反噪声管理规定的团体和个人,及时进行政策说明和劝导纠正。目前,相关公园已开辟静音区21处,努力营造宁静舒心的游园环境。
车辆禁入,便民出严招。为规范公园广场管理秩序,保障市民群众游园安全,除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使用的手摇、手推轮椅、助力车和儿童车等专用非机动车和消防、应急、养护等工作车辆外,公园、广场全天禁止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以及电动独轮车、电动滑板车等具有动力装置的滑行工具进入。同时,各公园广场将继续完善无障碍设施,并增加轮椅借用服务点,为残障人士入园提供便利。近期,各公园广场将重点对游人骑电动车、自行车入园等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劝离,切实保障游园秩序与游客安全。
服务升级,便民出新招。公园广场常备医药箱,提供驱蚊水、花露水、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云南白药等应急药品,增设热水器,提供雨伞借用、“犬只临时寄存”服务,满足游客多样需求。绿色驿站通过园艺知识培训、家庭养花咨询、园艺实践体验等面对面互动方式,为市民提供“植绿、识绿、养绿、换绿、医绿、赏绿、享绿”的一站式绿色生活服务,让便民举措更贴心。
据悉,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坚持“疏堵结合”,既强化监管力度,又完善便民服务,力求在秩序与活力间找到平衡。最后,公园管理部门呼吁广大市民积极配合,自觉遵守园区管理制度,共同践行文明游园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