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郑州植物园邀请40余名大河报小记者开启了一场以“探秘叶片形态 解码绿色奥秘”为主题的自然研学之旅。
科普讲解员带领小记者们沿着精心规划的探索路线观察丁香、海桐、盐肤木、五角枫等植物的叶片,重点讨论叶片的结构、光合作用原理、植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叶片变化等。其中悬铃木的掌状裂叶,独特的叶面形态不仅增加了光合作用面积,还能在大风天气减小阻力;松树的针状叶,叶面覆盖着厚厚的角质层,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寒冷环境。
随后,小记者们来到盆景园,参观了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主题展览。科普讲解员带着小记者们从黄河流域的源头开始详细介绍了黄河不同流域植物的特点及叶片结构:黄河源头的总状绿绒蒿,其叶片表面覆盖绒毛,可以截留空气,形成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黄河上游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梭梭,其叶片退化,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黄河下游的湿地代表植物——芦苇,其叶片细长,有助于减少水流阻力。
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次叶片之旅不仅认识了不同形态的植物叶片,更深刻体会到植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展现出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