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浅析
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15/02/15 00:00  


城市公园是公众休息、游览的园林,公园的建设、维护和改造都应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园林建设理念。城市公园中的空间,设施等不但要充分考虑公众休息、游览时的行为和心理需要,还要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怎样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使之真正成为居民的亲近休闲场所,是景观设计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blob.png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公园的景观规划和公园的景观具体设计两部分,它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现代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或有意识改造的,由建筑 、道路、山水、地形 以及绿地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主要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开放或封闭、融入城市或隔离于城市的公共场所,需要融入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生态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并且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

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如:植物、地形、地貌)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变化,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二.城市公园设计分析

1、地形设计

blob.png


地形是公园的骨架,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可在公园中创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优美环境。造园讲究因地制宜,对公园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要适当地保留,采用合适的处理手法使其发挥最大的景观效益。在处理不同地形时,可根据其特点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自然坡地可以成为人们休憩、静坐的好去处;梯形地可以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台阶;垂直地则可以布置舒服的座椅等等。

blob.png

 

2、园路设计

园路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景观的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组织园林空间和引导交通游览路线,还是人们休息散步的场所。在城市公园中,需要通过对游人特征、行为、数量等的调查与预测,全面系统地考虑游人的行为特点,进行人性化的园道设计。如人们有抄近路、走捷径的行为习惯,在布置公园游览路线时,就应该考虑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他们能迅速便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路程,避免相互之间形成干扰。当公园中道路存在高差的变化时,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台阶,用缓坡代替,这样可方便坐轮椅的使用者。

blob.png

 

3、植物配置

植物是营造公园景观不可缺少的因素。营造人性化的植物景观,首先是合理选择植物,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使公园具有地方特色。其次,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搭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等,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风景优美的休憩处。在草坪的布置中,要注意选择耐践踏的草坪品种,为人们休息、嬉戏、聚餐提供便利。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使用者(残疾人、老人和儿童)对植物的要求:要合理配置其高度,方便残疾人接近植物;注意避免选择毒的、带刺的、花粉引起过敏的植物,保证儿童的安全、舒适性;对于盲人的欣赏需要,选择芳香的和有质感的植物品种,让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感受大自然。

blob.png

4、水景设计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公园里的水体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净化空气。在公园中适当地设置水体,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人性化的水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要对池岸和水体深度进行控制,处理成浅水或设置深水防护措施,保证游人的安全。同时,结合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具有亲和力的水景,如涉水池、旱喷泉、水台阶、水流雕塑等,使人能与水亲密接触,增加空间活力。

5、设施小品设计

设施小品应遵循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要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并具有亲切的尺度,反映生活情趣等。设施小品也是公园中和人最贴近的要素,必须保证设施小品的数量充足,位置布置合理,并且保证每个单体具有人性的体量,给使用者以认同和亲切感。人们在公园中活动,公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依赖于必要的防护设施,还以及公园的晚间照明设施。另外,必须在整个公园设置清晰、醒目、引导性强的标志牌,标明道路、设施、出入口、电话亭、厕所,并提供如何求助等标识性设施。

blob.png


6、公园的建筑及构筑物

建筑及构筑物作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附属要素,除了本身作为公园的景点外,也是为方便游人休息和观赏而设置的景观空间,其内部空间使用的舒适性也应该注意。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要求建筑内部空间尺度亲切宜人,遮荫蔽雨的效果好,视野开阔,座椅等配套休息设施使用起来舒服。不同的建筑及构筑物设计的方式也应根据功能不同而适宜安排,如小卖部要考虑选址及为大众服务的宗旨;雕塑要符合公园的主题和人的美感需求等。

3.结语

我国城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合理的绿化景观规划,合理设置公共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是广大学者研究的一件大事。可见,城市公园的合理规划设计,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舒适宜人的生存环境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