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活动空间的营造
来源:本站  时间:2018/03/05 08:43  

亲水活动空间的总体布局设计

不同规模不同形态的水,在环境中能营造出不同的氛围,突出不同的主题特色,在条件允许下,采用点、线、面式水相结合的方式能给人们带来新奇感。点式水景,规模小,布置起来灵活,往往能成为人们的视线焦点:面式水景规模较大,与小品、亭桥结合,使环境内容丰富,在环境利中能起到控制作用。线式的水,形状狭长、幽远,让人回味无穷。水景在空间中的布局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构架

以水作为空间的主要结构体系。如我国传统园林中以水为整个园林的血脉,亭台石木穿插点缀。现代城市水广场,更是体现水的各种形态和特性的整体水环境。如(图)都江堰水文化广场利用场地被河流和城市主干道切割后形成的四个区块,形成四个功能相(都江堰水文化广场)对有别,但又互为融合交叉的区域,动中有静,静处有动,大小空间相套,既有联系又有区分。

2.轴线

以水作为加强空间秩序的轴线。如线形水景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中它经常被用来组织空间,引导人流的活动。如香港街道的一处水池,线形的水池与水柱在视觉上形成了引导。

3.中心

以水作为空间的主题和重点。水景的丰富形态、体现的内涵很容易使之成为公共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和主题内容。适当的引导和铺垫还能形成空间秩序的高潮。如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筑波广场,将水景置于下沉广场的一点作为此广场的入口。流水顺着自然叠砌石块层层跌落,由大水面渐渐汇聚成小溪流到达广场中心形成涌泉。水形由大变小、由不规则式变成源头的圆形,水声由动到静,在不断引导人们进入广场,而且在视觉和听觉上达到丰富的效果。

从整体布局来设置点、线、面形式的水景,形成各有特色的空间。结合外部空间等点式开放空间,以台阶、绿化等为开敞的分隔界面,使水景成为多角度的观赏对象,能改善行人、停留在广场或开阔场所的游人的视觉效果。一些街道利用线式水景、绿化组织空间,点式水景点缀其重点。或只用装饰性强的点式水景结合照明、绿化、坐凳等。这种环境需要完全的放松和随意的氛围,结合水景的设置能让人放松和吸引人的视线。带有音乐的喷泉、涌泉、水台阶、水位的高低变化都能激发环境气氛。利用水体反射的霓虹灯、招牌、橱窗等街景能更有色彩效果。在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中结合周围的环境中的水景整体设计,使之成为开放的整体外部空间。常采用水面落差小,水面周围无太多遮蔽物创造具有特殊的氛围的开放空间。泰姬陵以水面包围建筑是建筑师经常采用的手法,它能提供开阔的前景空间,建筑和景物的倒影更能产生魔幻般的效果。在建筑密集度高的城市环境,可利用水面来分割建筑和道路,同时也能丰富街道景观。穿插的、室内外贯通的水面可以灵活布置,联系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丰富建筑的空间层次。

亲水尺度的把握

水环境要素的尺度要以人的生活尺度为基本标准,设计具有亲和力的水景观。首先,要把握好整个环境和水体的关系,这决定了水体是否和环境相协调,以及水体在环境中的地位关系,注意水体能否让人接近,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浅,以及水的形式能否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

水景的尺寸和水量与它所在的整体空间环境有密切的关联,这意味着不仅要考虑水景的平面尺寸,而且还须将其放在立体的、综合而精确的多维空间尺度里进行检测,要在整体空间的体积感上进行调整与对比。所以在进行尺度设计时应注意其所在空间的面积比例,即水景设置时所占的高度、宽度与深度,需要结合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因此,水景的尺度可以从水景与环境的尺度对比,水景与人的尺度对比进行讨论。

水景在广场空间的尺度感是通过与广场界面的围合、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的体量对比而得到的。如同芦原义信认为的:在围合空间,界面之间的距离是影响景观环境中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将随着围合空间的实体高度(H)与实体之间的距离(D)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