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过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15/06/24 00:00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它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这里人类活动和城市干扰又非常剧烈。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深入了解场地内的自然过程,挖掘出与之适应的各种自然形式,并制定出具体规划和设计的策略。

QQ截图20150624155930.png

1.城市滨水区域自然过程类型

1.1空气环流自然过程

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亦不同,大面积的水体吸收和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率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水陆风”。无论是河流、水库,还是湖泊、海湾,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正好适应并促进了水陆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

1.2河流生物自然过程

河流滨水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这里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与这种生态过程相适应,水滨的植被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自然群落形式。

1.3河流水文自然过程

自然河岸具有对水量的自然调节功能。自然的河岸是渗透性的界面,具有很高的孔隙率,这种形式允许了河流水体与河岸地下水体之间进行交换和循环,因此地下水得以不断补充河川径流,平衡河流水量,使得自然河流具有水量的自我调节功能。

2.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具体策略

滨水区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都有相适应的自然形式。因此在今天的城市设计和开发建设中,如何恢复并促进这些自然过程、积极利用和发挥各种自然形式应是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QQ截图20150624160149.png

2.1建筑设计

降低滨水区建筑密度,或将滨水建筑一、二层架空,使滨水区域空间与城市内部空间通透。例如山城重庆气候炎热,可以利用自然地形,结合局部架空的吊脚楼形式引导水陆风,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调整临水空间的建筑、街道的布局方向形成风道引入水滨的水陆风,并根据交通量和盛行风向使街道两侧的建筑上部逐渐后退以扩大风道,降低污染和高温,丰富街道立面空间。

QQ截图20150624160318.png

2.2开放空间设计

保护城市河流沿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连续畅通的带状开放空间,利用它把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河流开放空间廊道还应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的网络。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自行车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在适当地点还可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或地标等。

QQ截图20150624160519.png

2.3植物景观设计

QQ截图20150624160608.png

植物选择以培育地方性的耐水性植物或水生植物为主;同时高度重视水滨的归化植被群落,它们对河岸这样的生态交错地带尤其重要。

植物搭配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避免采用几何式的造园绿化方式。根据滨水自然群落对人为干扰的敏感度进行分级,在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比如在合适地区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林地,在河口和河流分合处设置湿地,转变养护方式培育自然草地形成,以及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

2.4生态驳岸设计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一般可为三种: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人工自然型驳岸。自然原型驳岸:主要采用植被保护河堤,保持堤岸自然特性。自然型驳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增强堤岸抗洪能力。人工自然型驳岸是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抗洪能力。

3.结语

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中,然而对城市中自然要素的漠视、甚至破坏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建设的热点地区,其特殊的景观类型需要设计者们对场地环境给予更多考虑。因地制宜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要求,在今天,体现的则是尊重并顺应场地的自然过程。遵从自然,这不仅是每个景观设计师都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维持景观生命力的关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