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新理念
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15/03/31 00:00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设计学中是最综合、最复杂, 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它涉及的内容广泛, 不仅包括水域和路域, 还有水陆交接地带以及濒河( 湖) 湿地区域, 同时, 城市滨水景观又是各类景观中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 因此城市滨水景观的整治和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QQ截图20150331175841.png

1.城市滨水景观概念

城市滨水景观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所共同构成的景观”,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壤的区域。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景观构成。

2.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大多数原有的河流湖泊, 因防洪、灌溉、供水、用地等各方面的需要, 进行了裁弯取直, 断面整齐划一, 用混凝土、石料等进行了大量的渠化。在天然河道向人工河道的转变过程中, 将河流形态的多样性蜕化为单一性, 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 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大规模渠化, 虽然给防洪和管理带来一定的效益, 但是引起了城市段河流自我净化和自我恢复能力降低, 水体污染严重, 滨水区域的自然湿地消失等诸多问题。这种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 只考虑到工程的安全性, 而没有考虑工程建筑对滨水区的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也没有考虑整个城市的美学景观构架, 因此越来越受到有关专家和广大市民的批判, 正逐步被新的设计理念所取代。

3.新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千篇一律的堤防、水库、大坝、渠道景观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厌倦, 注重生态、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并成为滨水河湖区域整治工程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以恢复重建河湖生态系统及其景观为目的, 改变传统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理念, 将生态学原理、美学原理纳入滨水景观设计中, 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使破损的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及其景观格局。

QQ截图20150331180327.png

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是把建筑、环境和社会文化融合在一起, 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去设计。滨水空间环境是一系列相关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结合, 最核心的部分是“以人为本, 人水和谐”, 即营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 塑造生动和谐的城市建筑群体与开放空间, 构筑优美、舒适的滨水环境, 安排亲切宜人的市民驻留活动场所, 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 强化城市的文化气氛, 并给环境以足够的重视和尊重。景观设计者应站在观赏者的角度和位置, 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 充分考虑亲水性、近水性、嬉水性, 使人与水亲近、交流,体会到身在自然的欢愉, 使处于其中的人们产生认同感, 把握并感知自身的生存状况, 进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精神归宿。

QQ截图20150331180435.png

比如岸滩设计应尽量采用斜坡式或阶梯形, 运用自然的绿地和碎石修筑, 滨水绿地采用不同高度的临水近水平台, 中间台地可建设广场、花廊、草坪、雕塑、水景喷泉、人工瀑布等人造景观, 使人能够获得充分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享受。不同的滨水地区, 还应根据各自的环境氛围, 水情特色, 文化民俗,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创造出独具一格、具有鲜明特色的滨水景观。否则大家都去引水, 植草, 种树, 建喷泉, 修广场,千景一面, 人云亦云, 将是另一种重蹈传统的覆辙。所以不一定所有的滨水景观都要采用生态的、非渠化的治理方式, 好的景观设计同时应该因地制宜, 展现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

如果在满足防洪的要求下, 不得不采取人为的工程措施, 修建拦河大坝或者拦河闸时, 景观设计师应和水利工程师协同解决好水工建筑物与水环境的关系, 采取工程或非工程措施, 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调度运行等方面入手, 消除或减小闸、坝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因地制宜地设计出自然的婉约秀丽与人工雄伟壮观相融合的滨水景观, 从而展现建筑之美, 展现水工景观的力学美。建设生态友好型的新型闸坝, 更是事半功倍的治本良方, 值得提倡。

4.结语

滨水区是城市特色集中体现的荟萃点, 人们可以从它的景观表达中感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貌的综合印象。一个优秀的滨水景观就是要在创造其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同时, 也使城市具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 使当地居民产生文化认同感, 同时也使外地游客领略到当地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采。因此, 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 应发掘和保护城市的地域特征, 协调滨水区域整体环境中水与生物、人之间的关系, 真正实现“人水和谐”, 营造出“城市山水”的空间特色, 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